12月16日下午,中国足协主席宋凯造访崇明岛根宝足球基地,并观看了根宝基地07/08梯队与U15国少选拔队的一场热身赛。
宋凯对徐根宝导多年来在青训方面的贡献表示敬重:“徐指导23年来扎扎实实抓青训,为中国足球培养了很多人才,非常值得敬重。实际上我前段时间到上海开展座谈会,已经请徐指导去谈了一下,他的很多建议我也都听了。这次专程到根宝基地来观看以后我非常感动,更能感受到他23年的坚持。我也希望中国足球有更多的徐根宝,有更多的根宝基地,为我们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以及为将来中国足球的再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宋凯主席还表示:“青训除了需要普及之外,在提高上我们还要下更大的功夫。我们要高起点抓青训,在教练团队的选配上,一定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另外,中国足球要想振兴,还得突出抓好青少年的基本功,希望青少年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扎扎实实安心训练,中国足球最终还是得靠青少年,还要靠抓好训练。”
现如今,摆在中国足球青训面前的,除了小球员基数少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青训教练水平的良莠不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土教练的水平其实也代表了未来本土年轻球员的成长高度。练习基本功,或许还可以照本宣科地靠着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但对于球场上空间的理解、无球的跑位,有球的决策,提前的观察等等,可能很多青训教练自己也是半瓶水晃荡,更不要说去教好小球员了。而这些,却是需要教练从小时候的训练中不断给球员灌输正确的理念,再通过大量的比赛发现问题去总结,然后训练中再去提高。在目前的中国青训环境下,往往如何实现第一步就已经是困难重重,之后的大量比赛也基本是很难去实现。
先不说欧美的青训如何,在日本,一二年级优秀的孩子一年平均可以踢上百场的8人制比赛。而相同年龄段的中国小球员,或许一年只能踢上几十场5人制比赛,差距从一开始就被拉开了。
11月末在上海举行的“逐梦德甲”项目启动仪式上,宋凯主席就曾表达过相似的理念:“我们要引进更多国际青少年教练来中国执教,在中国足协比赛序列内注册过的青训外教有137人,他们是在帮助我们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主动送出去,让一批有潜质的本土年轻选手,去德国训练比赛,感受足球高水平国家的职业球员,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当时,中国足协和德甲联赛达成协议,2024年2月至3月,中国U16男足将前往三家德甲俱乐部,选手们有机会感受原汁原味的德国青训教培课程,并与俱乐部梯队交流比赛。
当然中国本土教练员中也有水平在线的存在,例如“带得蛮好”的高洪波指导,此前的足协代表大会上,他辞去了足协副主席一职后就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中。但是今天他出现在了根宝足球基地,并有了新的身份。据悉,高洪波将加盟根宝基地,担任基地技术总监。此外,奚志康也回到基地,担任05/06年龄段上海全运队主教练。
高洪波带领的那一期国足,地面配合曾给很多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他来到根宝基地,会是接过徐指导那根重担的人吗?
发布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