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世预赛第二轮对阵韩国的比赛中不出意外地输了,比分差距反映了两队之间的实际差异。这不仅仅是中国足球和韩国之间的差距,更是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之间的差距。赢了泰国并不意味着能晋级,输给了韩国也并非天塌下来!赢球可能会隐藏一些问题,而输球则会让我们更冷静地看待这些问题。
我想简单谈谈个人对这场比赛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之用。首先,因为我们在第一场比赛中取得了胜利,所以大家对这场比赛有了一定的期待,无论是球迷还是主教练。进一球,拿一分,看上去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这种心态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产生了。当然,这种心态是应该肯定的,毕竟一个好的士兵必须要有想要成为将军的雄心壮志;一个好的球员必须要有想要赢球的心态。但是,想要拿分和确保拿分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就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一样。因此,矛盾就出现了!从比赛阵容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阵型上究竟是3后卫还是5后卫,模糊不清;在人员选择上,尽管强调防守,却上场了进攻属性更强的刘彬彬和吴曦。
有想法当然是需要肯定的,但是在关键时刻想法过多往往会带来一些麻烦。这场比赛的宗旨是守,那么我们就应该派上那些具备守住的能力的球员。毕竟我们现在有着5个换人名额,还有很多变化的余地!别说没有可用之人,战术打法应该早就确定好了,球员也是你选的,如果在没有太多伤病的情况下,临阵之时找不到可用之人,那只能说明你的准备不足。幻想只是幻想,比赛才进行了10分钟幻想就破灭了,根源还是自身矛盾的人员选择!
不得不承认,中国足球目前仍然处于落后的地位,即使在亚洲范围内,我们的水平只能算是二三流。面对韩国,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胜算,毕竟他们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准。面对泰国,我们的胜率也只会是五五开。通过比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场比赛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控球率都在35%左右,传球成功率都在70%以上,射门次数都比对手少10多次,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中国队失去了头球优势!
从比赛过程来看,中国队和韩国队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信心和从容。确实,在欧洲五大联赛中打拼过的韩国球员,在场上更加自信和放松,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比赛只是小场面,他们的技术发挥非常自如。相比之下,中国队的球员们就像是见过世面的少年,缺乏自信,犯错连连。就个人基本技术而言,中国队的球员应该不比韩国队差太多,但在场上的发挥却完全不同。缺乏高水平比赛的锻炼,这是中国球员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中超联赛冠军却无法赢得亚冠附加赛,这也反映了中国联赛的水平。我们在点球、角球和任意球方面连续丢球,曾经引以为傲的头球战术也变得纸上谈兵,毕竟我们连一个角球都没有得到,反而成了韩国队攻破我们的突破口。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输球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远方!抬起头来!赛后我们听到刘洋对队友说这样的鼓励。确实,国家队只是输掉了一场比赛,我们并没有失去晋级机会,我们的命运仍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要正视差距,思考,努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踢得更好,始终保持对自己命运的把握。年仅34岁的张琳梵在这场比赛完成了自己国家队生涯的第100场比赛,他做到了10次解围,5次铲球,8次地面对抗中赢得了5次,状态依然是勇猛的。
然而,当你看到35岁的谭龙,34岁的吴曦,32岁的武磊,32岁的颜骏凌等等,以及其他7名首发球员中有多达7名已经30+的球员时,你不禁去思考我们真的只能依靠老将吗?如果我们需要依靠老将,那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浙江队的李提香呢?至少从中后场控球能力来看,他绝对比现在这些人更出色。当然,我们仍然希望在国家队看到更多年轻的面孔,毕竟蒋圣龙和朱辰杰已经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有能力接班,有能力在比赛中起到主导作用,他们只是缺乏机会,缺乏大赛的洗礼。劝君莫回头,青青河边草。进行换血的过程肯定会有痛苦,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国家队也必将面临这个现实。下一次对阵韩国时,我们真心希望能看到更多年轻的中国队球员,毕竟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高水平比赛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失败带来的痛苦是短暂的,不进行反思的痛苦才是长久的,而不决心改变的痛苦才是终生的。作为球迷,我们很清楚中国队的水平和不足,但只要我们有态度和斗志,我们会
发布于: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