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吉林省委宣传部主办,省民委、省文旅厅、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承办的2023年吉林省非遗体育项目珍珠球比赛在东北电力大学东校区体育馆举行。赛事为期两天,揭幕战在吉林队和长春队之间打响。
珍珠球是一项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球场划分为水区(内场区)、蛤蚌区(封锁区)和威呼区(得分区)。
其中,水区内双方各有四名运动员负责进攻和防守,进攻者需要将球投到抄网内得分;蛤蚌区内双方各有两名运动员,持蛤蚌(球拍)采取各种技术动作阻挡对方投球;威呼区内双方各有一名运动员手持抄网,配合己方投球入网。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朱立春介绍,珍珠球起源于满族先民采珍珠的生产劳动,满语名为“尼楚赫”,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
当时乌拉地区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采集进贡各种土特产。流经乌拉地区的松花江中盛产极品珍珠,被称为“东珠”,按律每年要采珠上贡朝廷。采珠工作极为艰险辛苦,采珠人便苦中作乐创造了这一游戏项目,后来由满族人传承下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满族珍珠球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
据了解,本次赛事共有四支代表队获得参赛资格,除了吉林市代表队、长春市代表队之外,还有四平市代表队和延边州代表队。按照中国篮协最新审定的《珍珠球规则》,每场比赛时间为上半场15分钟、下半场15分钟,共30分钟。按照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记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在前,获得总成绩前三名的队伍由组委会颁发奖杯或奖状,并颁发“体育道德风尚奖”。
朱立春表示,赛事的举办,将有利于构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让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得到社会广泛认知并进行推广。各代表队也将以赛事为契机“以赛代训”,全力备战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为了更好地营造活动氛围,吉林市文广旅局也在赛事期间组织了280人的非遗传承群体,集中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朝鲜族尤茨游戏表演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族秧歌、陈汉军旗单鼓舞等群众性非遗项目展示,朝鲜族四物乐、满族石氏鼓乐、古琴等非遗项目中场展演以及吉林市非遗项目推介展、大赛线上推介等非遗展演展示活动。
记者:商越洋
编辑:曾琪
吉林广播电视台 | 吉林大喇叭
发布于: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