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给运动员发“安全套”,45万个不够用?运动员会用来做什么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中国足球
奥运会给运动员发“安全套”,45万个不够用?运动员会用来做什么
时间: 2023年10月20日   来源:

在每届奥运会时期,举办城市都会发放大量物资,令人意外的是其中消耗最大的竟然不是运动补给品,而是避孕套。

在伦敦奥运会时期,当地市长就对消耗不断递增的避孕套数量感到头疼,里约奥运会的避孕套消耗数量甚至高达45万个。

如果奥运会期间,这些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们,需求最多的不是生活用品而是避孕套的话,想必大家一定会感到疑惑。

为什么奥运会期间需求最多的会是避孕套呢?这些运动员用这些避孕套做什么呢?

奥运“第二战场”:为什么奥运会必须要避孕套?

奥运会,作为全世界最盛大的体育盛会,每届都会吸引无数体育迷前往观战和加油。

可除了正式比赛之外,奥运会其实还有一个“第二战场”——那就是运动员们的私生活。

这个传统起源于首尔奥运会,为了让本土特色不足的奥运会引起关注,韩国主办方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措,那就是向所有运动员提供避孕套。

当时主办方只准备了8500个避孕套,结果没过几天就“告急”了,这波操作虽然引发不小争议,但意外获得了运动员的欢迎和好评。

于是每届奥运会都准备避孕套就成了一种默默的约定,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主办方准备了5万个,仍不敷使用。

到了亚特兰大奥运会,这一数字涨到了7万个,但还是出现断货的尴尬。悉尼奥运会又紧急追加了2万个,雅典奥运会直接提供了12万个。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运动员们准备了10万个避孕套,伦敦奥运会似乎比较谨慎,只准备了15万个。

然而5天之内,这批避孕套就被“消耗殆尽”,主办方又得紧急补货,而里约奥运会,巴西直接豪气地提供了45万个避孕套和10万个女用避孕套。

尽管主办国屡次加大供给,避孕套仍时常出现短缺的情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运动员强烈的“需求”。

曾有美国游泳名将透露,参赛选手中有70-75%的人会在奥运会期间发生性行为,一些运动员也直言,青春洋溢的运动员会把参加奥运会视为“一生仅有一次”的体验,想方设法在此留下独特的记忆。

提供避孕套,可以被视为一种人性化和情理可通的举措,让运动员在竞技之余也有一定的私人空间和自由。

如果不提供避孕套,难免会出现运动员间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这很容易导致意外怀孕或性病感染,对运动员们的比赛状态产生影响,提供避孕套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情况。

如果发生与性相关的意外或丑闻,势必会对奥运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事先提供避孕套,可以减少这种可能性。

体现主办方的包容和人文关怀,提供避孕套显示主办国以开明的态度对待运动员的合理需求,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也有利于各国运动员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从首尔奥运会开始,提供避孕套就默默成为了一种惯例,几乎每届奥运会都会做好这一准备,可见其必要性得到主办方的共识。

奥运会上大量提供避孕套这个做法,在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争议,比如有人认为,这会助长奥运村乱性现象,也不利于运动员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但无论持什么态度,提供避孕套似乎已成为奥运会上的一道“标准配置”,它既满足了运动员的合理需求,也令主办方能够确保奥运会在性事上“零意外”。

奥运会组委会为何对于避孕套视如珍宝?

历史上,发放避孕套已成为奥运会组委会的一项传统,韩国汉城奥运会上,组委会首次向运动员发放了8500只避孕套,开创了这个先例。

自此以后,每届奥运会发放的避孕套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原因何在呢?

组委会希望通过发放避孕套来预防运动员之间的意外怀孕,年轻力壮的运动员们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到了奥运村,一下子看到来自各国的“优秀运动员”,难免会有荷尔蒙的碰撞。

如果发生关系后遭遇意外怀孕,不仅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状态,也会对代表国家竞技的士气造成打击,提供避孕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类尴尬意外的发生。

组委会希望通过发放避孕套来预防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早在莫斯科奥运会之后,组委会就察觉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当地在奥运会过后出现了大量艾滋病病例的爆发。

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频繁交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各种性病就有可能在运动员中间迅速传播开来,提供避孕套可以大大降低这种风险。

组委会希望通过发放避孕套来向一些落后国家传播安全性行为的知识,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中,也有些来自经济不发达、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公众对于避孕和预防性病的知识普及率较低,将避孕套发放给这些国家的运动员,让他们带回国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国民众的健康意识。

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组委会希望满足运动员强烈的生理需求,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身体素质出众的运动员,比一般人有更高涨的性欲。

他们经历高强度训练的同时,看到来自各国的身材姣好的异性,难免会有生理上的冲动,这种冲动加上青春年少的好奇心,使得奥运村成为一个“试爱的乐园”。

汉城奥运会提供的8500只避孕套根本不够,之后每届发放数量增加,但供应仍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直到里约奥运会准备了高达45万个避孕套,这一问题才得到初步解决。

也有人担心高强度的性生活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但显然,组委会更在意满足运动员的这种生理需求。

如果任由运动员们的欲望放纵,奥运村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失序的乱世,组委会将发放避孕套视为一项重要工作,希望通过满足需求来确保运动员们既健康又尽兴。

提供避孕套对组委会来说是保障运动员利益的重要措施,它不仅能减少意外怀孕和疾病传播等风险,也能满足年轻运动员强烈的生理需求,防止奥运村变成一个失控的场所。

组委会视避孕套为重要工具,以确保运动员们安全又尽兴。

避孕套短缺的奥运村

在每届奥运会上,主办国都会为运动员们准备大量的避孕套,这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惯例。

尽管有些国家的代表团会提醒运动员在比赛期间不要发生性关系,但事实证明,避孕套的供应从来跟不上运动员们的“需求”。

里约奥运会上,巴西作为东道主准备了45万个避孕套,这意味着每个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可以平均使用42个。

然而这些避孕套还是被抢购一空,看来运动员们的“活力”远超想象。

其中美国代表团的申请量最多,一位美国田径队员坦言,比赛前一晚与异性来场“火热的性爱”是他的传统良方。

这名无名运动员当即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巴西声称此举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精神状态,但遭到了保守国家的批评,认为这是对运动精神的亵渎。

即使在东京奥运会上,当时新冠疫情严重,各种防控措施层出不穷,颁奖仪式都简化到极致,但提供的15万个避孕套还是一扫而空。

这说明,即便面临生死关头,年轻力壮的运动员对性的需求也不会减弱,据日本奥组委透露,东京奥运会期间,每天都有大批避孕套被领取一空,工作人员不得不加班加点进行补给,以确保需求得到满足。

究其原因,一是运动员们身体素质出众,频繁的性生活不会对状态造成太大影响,他们就像充满活力的野马,需要发泄精力。

二是他们无法携带家人,压力无处宣泄,此时性就成为舒缓精神的方式。

三是集训环境封闭,运动员们只能在同僚间寻找伴侣。

四是年轻人对性的渴望本身就强烈,运动员们又处于人生巅峰,对自我享乐的追求极大。

当然,我们不应仅从避孕套消耗量来判断运动员的品行,相反,主办国提供避孕套也显示了对运动员自由的尊重。

只要不影响训练和比赛,满足正常需求是人之常情,运动员固然代表国家,但也是普通人,需要被理解和关怀。

此外,性生活可以帮助运动员放松身心,提高比赛状态,适量的性,并不违背体育精神,而是助力赛场佳绩。

结语

作为社会进步的一面,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性,尊重个体需求。

但性关系涉及道德伦理问题,社会有必要进行适度引导与规范,何种程度的开放与约束更合适,可能需要进一步讨论。

最后,性关系的合意与否才是本质,在此基础上,个体与社会如何达成平衡,是一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发布于:山西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